山上老居民告訴我,他們小時候得花一兩個小時走這條路到學校上學,遇到颳風下雨時間要更久。山上農忙時候,擔肥料、擔竹筍翻山越嶺到市場上也都是靠兩條腿走這條路。
他語重心長地說,要有路啦~有路才會發展,日子才不會那麼艱苦。
自日據時代就存在的這條保甲路,不過就是人走出來的路,盡管泥濘、雜木傾頹,也還是山上居民下山的唯一途徑。直到民國七十幾年政府才開闢一條崩山產業道路,可以行走農用車輛,漸漸取代了這條保甲路。
路是人走出來的
路是蓋章蓋出來的
路是吞淚吞出來的
路是被拍桌子拍出來的
路是有心人奔走奔出來的
路是計較大眾利益計較出來的
路是有智慧的人種福田種出來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